保定志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

保定志为电气科技有限公司
地址:保定市恒滨路88号

电话:0312-3270836

传真:0312-4521936
网址:www.bdzwdq.com
邮箱:bdzwdq@163.com

 

新闻动态

首页 > 新闻动态
光伏脱贫 啃下“最难啃的硬骨头”
发布人:管理员   发布时间:2016-10-30
立下愚公移山志,打赢脱贫攻坚战

自治区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,始终把扶贫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放在心上、抓在手上,推动扶贫开发逐步由“输血式”向“造血式”转变,走出了一条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新路子。

****扶贫出实招见实效


党的十八大以来,自治区党委、政府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,以扶贫开发统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,推动全区脱贫攻坚进入****扶贫、****脱贫阶段。

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01.5万人下降到2015年的58.12万人,贫困发生率由26.6%下降到14.5%,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818元,连续4年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近2个百分点。

海原县史店乡徐坪村村民海小军,通过赊购母牛集中饲养,解决了资金匮乏、无力发展的大难题。

固原市原州区寨科乡蔡川村村民海得成,在互助资金帮扶下,从一贫如洗成长为养羊大户。

同心县马高庄乡赵家树村村民马兰花,在自家装上了光伏发电板,每月能够拿到一笔补贴资金。

行走在宁夏南部山区,一组组数据让人振奋,一个个事例让人感慨,曾经在山沟沟中看天等雨的贫困户,如今满怀希望。

回顾改革开放后宁夏的发展史,就是宁夏人民决战贫困的奋斗史。

确保“真扶贫、扶真贫、真脱贫”,就必须要解决好“扶持谁、谁来扶、如何扶、如何退”的问题。

宁夏组织13100多名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建档立卡“回头看”,进一步细化了贫困人口识别标准和程序,锁定真正的贫困户,并找准致贫原因,摸清脱贫需求。

为****帮扶,自治区9名党政领导干部一对一联系9个贫困县,126个贫困乡镇分别安排1名到2名厅级干部联系,800个贫困村分别安排1名到3名处级干部联系,市县还安排3.2万名党员干部包户,1100个贫困村实现驻村工作队和“第一书记”全覆盖,建立了“不脱贫不脱钩”的驻村帮扶机制。

为****施策,宁夏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和“四到”脱贫攻坚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建成移民住房7.8万套,搬迁移民32.9万人。加上历次移民,截至2015年底,宁夏累计搬迁移民114万人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宁夏将实施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。同时,对基础条件相对较好、能够就地脱贫的65万贫困群众,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,进行针对性、个性化扶持。

“逐村、逐户、逐人排查,严格程序,真正将农村贫困人口识别出来,清退不符合条件的,实现农村人口排查全覆盖,做到不漏一户、不落一人。”中卫市扶贫办副主任杨正权说,中卫市对全市扶贫对象****识别情况进行全面****检查,查漏补缺,找准对象,****掌握贫困户致贫原因。

产业“造血”筑牢脱贫根基


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增收致富产业,就需要扶贫开发由“输血式”向“造血式”转变。

“给钱给粮,都不如引来致富产业实在。”如今在西海固,无论是扶贫干部还是贫困群众,都把产业看作脱贫的一大法宝。

海原县是宁夏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“硬骨头”之一,这里年平均降水不足300毫米,蒸发量却在2000毫米以上,养牛养羊成为海原县不少贫困群众增收的主要方式。

但是,传统养殖业却遇到了增收“瓶颈”,养殖规模小了增收效果不明显,想扩大规模,农民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。2014年起,华润集团和海原县结为帮扶对子,在海原建起了“母牛银行”,向农户赊销****基础母牛,户均3到5头,每头牛提供3年期无息借款6000元。3年后公牛以活畜称重每公斤不低于28元的保底价回购,抵顶农户借款,基础母牛继续繁育,滚动发展。这样既提高了农户基础母牛的质量和标准,解决了群众资金困难的问题,降低了养殖风险和压力,同时也提高了农户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。

宁夏还充分发挥产业发展的金融撬动作用,通过设立风险补偿金,开发互助资金、扶贫小额信贷、扶贫再贷款和地方金融债四种金融产品,有效缓解贫困群众生产和发展资金短缺问题。截至2016年9月底,全区共设立风险补偿金5.3亿元,贫困地区获得金融贷款支持333.86亿元。

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,自治区党委、政府决策把发展光伏产业与扶贫结合起来,发展葡萄酒产业;大力发展红色旅游、生态旅游、文化旅游和“农家乐”乡村游,以旅游开发促扶贫开发;积极承接东部转移产业,吸纳贫困群众转化为产业工人。

如今,在宁夏中南部山区的9个贫困县区,马铃薯、冷凉蔬菜、苗木、中药材、酿酒葡萄、光伏、旅游等不同类型的特色优势产业竞相发展,产业的纵深化发展让当地的扶贫工作从“一次性扶贫”逐步迈向“可持续性扶贫”。

为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,宁夏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力度。2012年以来宁夏先后安排资金近40亿元,解决了44个乡镇603个村113.53万人饮水问题;修建了福银高速、宝中铁路、太中银铁路和固原六盘山机场、中卫香山机场等一批重大交通设施。目前,西海固地区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、村村通公路,客车通达率达到98.3%,打通了贫困地区“内通外连”的通道,2016年年内可实现所有县城通高速。

宁夏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,改造危窑危房26.2万户,100多万贫困群众受益,西海固地区贫困群众基本都住上了砖瓦房,人均住房面积由1982年的8.2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18.1平方米;坚持扶贫先扶智,实施义务教育“三免一补”政策,推行学校营养早餐和午餐试点,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,有效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;完成西海固9县144个乡镇(社区)的医疗卫生机构改扩建,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本实现标准化。 
在线咨询